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荷兰王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Economic and Commercial Office of the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Kingdom of Netherlands

首页>专题调研

来源: 类型:

荷兰土壤污染修复案例

  一、肯潘地区(Kempen)

  荷兰肯潘地区位于荷兰、比利时交界处,面积2600平方公里。19世纪末,荷兰肯潘地区(De Kempen)以相对低廉的劳动力和大量闲置土地吸引了不少锌矿冶炼厂从比利时迁移而来,并在此后一个世纪持续运营。锌矿冶炼产生的残渣—锌矿灰包含了多种高浓度金属物质,然而由于锌矿灰可以从工厂免费得到,1970年之前在肯潘地区被广泛作为基建材料,不少当地居民用锌矿灰修整房屋周边设施,部分市政当局甚至用锌矿灰修整了2400公里的土路,导致肯潘地区的土壤多种重金属元素严重超标。1990年代末的调查显示,肯潘地区内动植物的镉含量明显偏高,农产品普遍未达到欧盟标准,浅层地下水已经不宜使用,部分贮水区也被污染。肯潘当地的肾脏疾病、骨质疏松症、癌症发病率均高于荷兰平均水平。

  荷环境部、北布拉邦省、林堡省和有关市政府组建了肯潘地区土壤管理委员会负责土壤治理,并委托有关专业公司开展调查和修复。由于锌灰中含有正常土壤中所没有的放射性元素,因此在治理过程中创造性地把空间地理学技术与大面积重金属污染调查相结合,大大降低了污染调查所需的时间和成本。

  具体来看,一是通过伽马分光仪、地面贯穿雷达和X射线等工具,对肯潘地区1200公里的含锌灰道路进行调查和采样,查清不同路段的锌灰和放射性元素的对比,把污染状况类似的区域归类,再综合考虑人口密度和自然环境等决定需要优先修复的区域。二是运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查明土壤中放射性元素的分布状况,相对于传统土壤修复给定几何性质和密度的校准方法,前者大大提高了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并加快了探测取样的速度。三是通过严格的环境法规和强制应用现代科技手段,从源头上遏制新增污染,例如设置沉积物捕集器预防沉积物扩散等。四是应用了大面积场地风险分析方法,将其地球物理学性质进行实时数据传输,从而分析大面积矿场、城市、河道在内的场地和区域污染状况。实时监控和实时传输也已成为欧洲土壤修复的发展趋势。

在扎实的调查结果基础上,肯潘地区土壤修复最终取得了较好效果。该地区后来成为周边旅游的热门地点,肯潘地区土壤管理委员会还推荐农户种植适宜现有土壤状况的农作物,相关农产品质量已达到欧盟标准。除大规模修复外,委员会还鼓励当地企业及个人对附近土壤进行修复,并提供最高60%的融资支持。这些小规模的土壤治理项目也使肯潘地区整体环境明显改善。

  二、佛赫米尔圩田地区(Volgermeerpolder)

  佛赫米尔圩田地区占地105公顷,位于首都阿姆斯特丹以北5公里,是由浅层地下水、开阔水面和炭土构成的沼泽。1900年后,该地区被用作工业和生活垃圾填埋场,所填埋的大量化工垃圾使其成为西欧土壤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1970年后,荷政府意识到无序垃圾填埋的风险,1981年该垃圾填埋场关闭,荷政府开始着手研究治理方案。

  经过长时间的调查研究,2001年提出了“生态盖”方案并于2005年启动修复工程。具体来看,一是在60公顷的垃圾填埋场核心区用标准盖(Stand Cover)进行严密覆盖,防止垃圾与外界接触和废料泄漏,标准盖由炭土、高密度聚乙烯和箔组成的塑料膜及普通土壤组成。二是在核心区修建低洼湿地区域,并规划建设浅水池塘、堤坝及有关休闲设施(例如散步道等)。此外,污染核心区形成了炭土和特定植被组成了“自然帽”,区内杨树、柳树、荆棘等植被茂密生长,加速炭土在这一湿地区域的累积。三是在相对干燥的垃圾填埋场外围地段建立缓冲区,用于监测地下水水质和废料污染扩散状况。该修复工程于2010年全部竣工。

  该土壤修复工程的特点一是完全包裹垃圾填埋场的炭土层对污染物起到了自然阻隔作用,使污染物未渗入地下水,从而降低了修复工程的难度。二是工程首次提出并应用了“自然帽”的概念。由于标准盖寿命为50-100年,为保证标准盖稳固需在30年后更换一半的标准盖,但相关更换成本巨大且对将生态造成破坏。而由植物、宜居环境构成的生态层(自然帽)有望逐步替换由炭土和高密度塑料膜所组成的标准盖,被认为是实现垃圾填埋场修复的可持续手段,当然后续效果还需时间检验。

  (资料来源:荷兰基础设施与环境部公共工程及水管理局)